筑牢防汛红色堤坝 当好群众“撑伞人”
来源:鹤壁市人民政府网     时间:2023-07-31 15:17:14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受今年第5号台风“杜苏芮”外围东南气流及地形等影响,7月28日,鹤壁市出现强降雨等极端天气。市委组织部第一时间发布倡议书,号召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接令即行,切实当好群众“撑伞人”,在防汛工作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7月30日上午,记者走访防汛一线,见到了这些群众的“撑伞人”。

“大爷,馍软不软乎?”“小伙子,不够喝再盛,管饱。”7月30日早上,淇县灵山街道赵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二楼(转移群众安置点)饭香四溢,防汛期间被安全转移的赵庄村村民正在集中就餐,只见淇县县委组织部驻赵庄村帮扶工作队队长杨亚昆穿梭在人群中,忙前忙后。

7月29日,鹤壁市迎来强降雨天气,淇县灵山街道赵庄村最大降雨量达197.6毫米,由于村庄地处灵山脚下,地势较低,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驻村工作队早在7月27日下午就开始转移村内群众,如今,19户村民、38人均得到妥善安置。

“在市委组织部的号召引领下,我们成立了党员先锋队,科学研判、未雨绸缪,在大雨来临前确保了村民们的安危。如今,一日三餐管饱、大屏播放娱乐节目,党员、村医24小时值守,村民们在这里很安心。”说完,杨亚昆撑起雨伞和村干部们前去巡查河道了。

当日上午,记者来到鹤山区鹤壁集镇前蜀村看到,一辆民用挖掘机正缓缓驶入村委会大院。“为保障汛期金线河河道畅通,我们多方协调防汛物资,如今最后一辆挖掘机也已到位,我这悬着的心终于可以放下了。”前蜀村党支部书记朱继诗介绍,在汛期来临前他们已做好充足准备,动员村内党员干部、退役军人、热心群众和暑期大学生组成了一支应急抢险突击队,和村“两委”工作人员一起对村里重点房屋进行了两轮排查,在危房前设置警示牌。此外,前蜀村还组织突击队队员开展防汛救灾应急演练,全流程模拟演习防汛救援相关工作,29日凌晨3时许,根据演习经验迅速完成相关群众转移工作。当日,眼看雨水不断,朱继诗和两名突击队队员立即前往村内金线河泄洪闸进行泄洪。没有专业工具,他们就拿扳手、拖拉机摇把上。在大家的努力下,泄洪闸顺利开启,奔腾的河水顺流而下,村内河段水位迅速下降,两岸群众有惊无险。

在市委组织部的积极号召下,县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齐心协力防汛抗汛,主城区广大党员干部亦是闻“汛”而动、迅速响应,迎难而上、冲锋在前,织密“防汛网”、筑牢“防汛堤”,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7月30日,在淇滨区泰山路与闽江路交叉口东侧高速公路桥下涵洞内,淇滨区市政建设发展中心维修科党员贾亚北正带领几名队员引导过往群众缓慢通过,而他们已经在该路段连续奋战超过24小时了。“防汛期间我们24小时在岗,暴雨一阵一阵的,涵洞和道路积水需要一会儿一清,虽然设置了警示牌和隔离带,我们也不放心,还是一人一岗站在危险点人工提示更保险。”贾亚北边撬井盖边说,“这儿我一个人就行,你们几个去路口4个方位值守。”贾亚北话音刚落,4名队员就奔向泰山路与闽江路交叉口,迅速就位。大雨中,远远望去,他们身上的荧光绿雨衣闪烁着点点微光,守卫着鹤城赶路人的安全。

标签:

广告

X 关闭

广告

X 关闭